自去年底二十大强调“深化国资国企改革”以及证监会提出“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”以来,市场对于国企价值重估的关注度日益提升,石化央企股价表现抢眼。从行业供需格局和企业自身发展来看,正逐步经历从估值修复到估值重塑的转变,中长期配置价值显现。

  从油价层面来说,年初以来在欧美银行业危机、美国债务上限、OPEC+意外减产等事件驱动下,布伦特原油价格在70-90美元/桶的区间内持续震荡,短期油价走势仍将是衰退预期和供给支撑之间的博弈。但从中长期视角来看,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的背景下,海外油气企业面临环保和成本上涨的压力,出于股东回报的考虑,对上游勘探开发投入较为克制。据IEA测算,经历2022年的高油价后,2023年全球上游的实际资本开支增速仅有4%。在有限的资本开支下,未来原油供给或持续偏紧,价格中枢有望抬升。

  炼化业务方面,《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》要求到2025年国家原油一次加工能力控制在10亿吨以内,预计国内石化产品供给压力将有明显缓解。在原油加工能力总量受控和 “减油增化”趋势下,成品油供需关系趋紧。另外,国家推进成品油税收整顿也有助于规范成品油市场,预计成品油盈利将有改善。

  从企业自身经营角度,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,部分央企经营质量得到明显改善。2023年,国资委对央企考核指标新增了ROE指标,由过去的“两利四率”优化为“一利五率”,在新考核目标指引下,央企经营质量将持续改善。

  在“双碳”目标指引下,部分石化板块企业探索绿色低碳转型,大力发展氢能、光伏、地热、风电等清洁能源,有望实现从传统油气生产商到综合型能源供应商的转型。

  展望未来,我们认为随着行业格局的优化和经营质量的改善,石化央企竞争力有望持续提升并逐步被市场所认识。

  (作者: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(中国)有限公司研究管理部 孙人杰)